学校主动请缨 肩负咸宁智能机电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工作重担
2018年4月3日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王远鹤,率市直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到咸宁高新区智能机电企业调研,部署智能机电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产业集群推进工作。
据周国鹏教授介绍,创新型产业集群,是科技部火炬中心“十三五”期间最核心的工作之一,是指产业链相关联企业研发和服务机构在特定区域集聚,通过分工合作和协同创新,形成具有跨行业跨区域带动作用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形态。由于咸宁具有良好的机电产业发展基础,拥有一批老牌电机企业,产值占咸宁市工业企业产值的30%以上。学校党委决定依托学校“产业研究院(筹)”全力推动地方机电产业的发展。短短几年,“产业研究院(筹)”集成了咸宁机电产业数据,摸清了行业运行状态,构建了地方发展模式,研发获批了专利xx个,拟定了创新型产业集群项目申报书。去年12月13日,国家科技部公布全国共29个产业集群纳入国家第三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名单。其中,咸宁智能机电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入选。
王远鹤在调研中指出,咸宁智能机电创新型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,说明我市智能机电产业集群发展工作卓有成效,得到国家认可。但也存在着经费场地支持不足、人才缺口较大、融资矛盾突出、凝聚力不强等问题。解决问题,必须要做好试点规划,分年度完成相应目标任务;要集成各种要素,做好人才保障,营造良好环境,确保咸宁智能机电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成功,达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要求,顺利通过验收。
校党委书记田辉玉同志随即主动请缨,他强调,在原有校地合作和研发的基础上,学校将建造5.6万平方米的产教融合大楼,着力推进机电类学科发展,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,一定在科技平台建设、技术支持、人才培养等方面多做贡献,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实现智能机电产业重要发展目标,确保项目的顺利验收。